jinnianhui金年会|金字招牌诚信至上

jinnianhui金年会生命体外诊断试剂专业厂商

English

订单支付已成功

订单支付已成功,请继续浏览网页...

投诉建议提交成功

感谢您提交的投诉和建议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。非常感谢您的关注,请继续浏览网页……

体外诊断试剂 / 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相关资料 / 【肺癌篇】精准医疗到底精准了啥?看看在肺癌治疗中的进展

【肺癌篇】精准医疗到底精准了啥?看看在肺癌治疗中的进展

Tellgen
2017-11-22 15:54:44  阅读量:7235
肺癌是临床精准医疗研究较为成熟的一种疾病,目前已找到一系列相关的疾病驱动基因,如EGFR、ALK、ROS1等,并开发出了相应的靶向药物,如吉非替尼、西妥昔单抗等。虽然靶向药物治疗比传统化疗效果更好,但只有携带特定分子遗传标记的人群才可从中受益,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,这些都极大影响了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。下文主要探讨精准医疗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。

肺癌分子特异性差异显著
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契机,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体内可以改变正常蛋白表达的基因突变高达150种,比其他的恶性肿瘤高出30-60倍,这可能是肺癌发生率偏高的原因之一。 目前临床已经完成对肺腺癌、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(SCLS)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,结果收录在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数据库(TCGA)中。这些测序结果揭示了肺癌患者中的基因突变(突变或拷贝数变化)模式,如图1所示。

图1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基因突变分子模式


测序结果显示无论哪种类型的肺癌患者,TP53都是突变频率更高的基因(肺腺癌中为46%,小细胞肺癌中为86%),但3种组织类型的基因突变图谱差异显著:肺腺癌中除了TP53以外的另4种高突变频率的基因为KRAS、CDKN2A、MLL3和STK11,鳞癌则为PIK3CA、SOX2、CDKN2A和TP63,而小细胞肺癌则是RB1、EP300、MLL2和SMO。虽然这些突变都可能改变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或蛋白构象,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改变,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(如KARS基因突变后其产物构象发生变化,激活了下游信号通路,诱导癌变发生),但目前临床开发的靶向药物还非常少,只有有限的几种靶向药物,如靶向EGFR的药物如吉非替尼、埃罗替尼及阿法替尼及靶向ALK、ROS1和MET的克里唑替尼等。

肺癌治疗之EGFR靶向治疗
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是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,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靶向治疗基因,该突变在3种肺癌中都能检测到,肺腺癌患者中更高,常见于女性或非吸烟患者。临床采用EGFR抑制剂(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)治疗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发现EGFR突变与治疗敏感度有关,后续研究证实EGFR突变可作为临床评估EGFR靶向药物疗效的指标。
 
EGFR基因突变的位点及频率多种多样(如图2),研究发现只有携带EGFR特定突变位点的患者,采用吉非替尼或埃罗替尼进行治疗才能显著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期。常见的突变位点位于开放阅读框的19号外显子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位点,约占已知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85%。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对EGFR抑制剂治疗非常敏感,可选用吉非替尼、埃罗替尼或阿法替尼(二代EGFR抑制剂)进行治疗,疗效显著。此外18号外显子的G719和21号外显子的L861Q突变对EGFR抑制剂也有一定的敏感性,但20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患者(占4-10%)对EGFR靶向治疗完全无响应,疗效很差,可能是因为这些插入突变并不能提高药物与靶标的亲和力。

图2 肺癌EGFR突变模式

对于携带特定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,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无疑是他们的福音,遗憾的是治疗过程中患者总是不可避免的获得耐药性(产生耐药的中位时间一般为10-13个月)。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有很多:1)EGFR的20号外显子二次突变T790M;2)癌基因MET或HER2扩增;3)KRAS基因突变;4)酪氨酸受体激酶(AXL)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(ERK)的活化;5)转录因子NF-κB或白细胞介素-6受体的活化激活了STAT3通路。其中常见的是EGFR的T790M突变,约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耐药后都能检测到该突变。 临床为了抵制耐药性的产生,开发了第二代的EGFR抑制剂阿法替尼,与吉非替尼不同的是阿法替尼属于不可逆抑制剂,可同时抑制EGFR家族中2种以上的受体。临床验证实验发现该药对T790M突变患者也有一定疗效。但阿法替尼的副作用更为严重,常伴随腹泻或皮疹等不良反应。另外一种潜在药物为依鲁替尼,是不可逆的BTK抑制剂,也是FDA批准作为套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。近期研究发现该药可诱导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,包括携带T790M突变的细胞,且该药可与其他靶向药物兼容治疗,因此对于T790M突变的肺癌患者,依鲁替尼也许能成为良好的辅助药物,为T790M突变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
 

肺癌治疗之ALK、ROS1靶向治疗
间变性淋巴激瘤酶(ALK)基因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中另外一种疾病驱动因子,其中微管相关类蛋白4(EML4)基因与ALK的融合是常见的重排模式,在NSCLC患者中发生率约为4-5%,大部分患者有以下特征:年轻、女性、无或仅有少量吸烟史。2007年Soda首次证实EML4-ALK是NSCLC的驱动基因。


图3 ALK融合基因信号通路示意图


ROS1-RET融合基因是新发现的肺腺癌驱动基因,突变频率约为1%。该融合基因是一种独立的肺腺癌分子亚型,很少与ALK-EML4融合基因同时出现在一个肿瘤患者中,可能因为ROS1与ALK两者的蛋白序列一致性超过77%。  
目前临床针对ALK和ROS1的靶向药物都是克里唑替尼,该药物也是Met基因的抑制剂。研究发现60%以上ALK-EML4阳性的肺癌患者,采用克里唑替尼进行治疗时可维持病情稳定,效果好的甚至可诱导肿瘤萎缩。这些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约为8-10个月(中位时间)。而传统的化疗方法的治疗灵敏度仅为20%,其无进展生存期也只有2-3个月。
此外,临床研究显示克里唑替尼在ROS1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,ROS1重排阳性的进展期NSCLC患者对克里唑替尼的治疗敏感度为72%,疗效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7.6个月,比ALk重排阳性的患者更长(8-10个月)。
 
NSCLC患者在采用克里唑替尼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耐药性,这可能是治疗过程中,肿瘤细胞异常激活了其他可选的旁支信号通路,如KIT扩增或者EGFR活化等。患者体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,这也就意味着联合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战胜抗药性的重要方法。

 

基因检测找到受益群体才是靶向治疗的关键

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癌症基因组数据库(TCGA),临床也开发了系列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(图4),但大多都是基于西方人群的研究,而基因突变在不同人种间差异很大:欧美国家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率只有10-17%,但在亚洲地区达到了30%-65%,因此亚洲人群对EGFR靶向治疗敏感度号。相反,KRAS突变在白种肺腺癌患者中检出率为35%-50%,但在中国患者中低于5%。

图4 肺癌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及其相应通路示意图


此外,不同的肺癌患者之间,由于抽烟状态、性别、生存的环境不同,所患疾病的组织类型存在差异,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突变模式同样差异显著。因此在对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之前,必须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模式,尤其是EGFR、ALK、ROS1、KRAS等可能影响靶向药物疗效的基因突变,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受益人群,给与针对性的治疗,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突变,关注耐药性产生时间,及时发现并调整治疗方案,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。

图文为Tellgen原创,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1、Fang B, Mehran R J, Heymach J V, et al. Predictive biomarker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nd drug development against lung cancer[J].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, 2015, 34(1): 1-15.

2、Richer A L, Friel J M, Carson V M, et al. Genomic profiling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in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: getting beyond eGFR[J]. Pharmacogenomics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, 2015, 8: 63.

业务热线

400-035-8689

周一至周五

9:00—17:30

技术热线

400-089-8021

企业微信

友情链接: